内容页搜索

一、文化队伍

(一)文艺宣传队

新中国成立初,龙泾乡以庙会形式进行反对封建迷信的宣传。随着农村俱乐部的建立,业余宣传队相继成立。《东方红》《解放区的天》等歌曲在龙泾乡普遍教唱;腰鼓舞、秧歌舞、打莲湘等文娱活动流行;业余宣传队排练节目,宣传“婚姻法”“土地改革”等;抗美援朝时《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》等歌曲也到处传唱。195711月,龙泾乡的文化工作在芦墟文化站站长朱明辅导下,乡文艺宣传队有所扩大。至1958年乡撤并前,龙泾乡文艺宣传队有队员43人。

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,龙泾、火箭大队以城镇下乡、回乡知识青年及学校老师为文艺骨干组织的文艺宣传队,业余时间排练节目,演唱宣传阶级斗争的歌曲和“毛主席语录歌”,跳“忠字舞”,排演《红灯记》《沙家浜》《智取威虎山》等样板戏。

8090年代,莘塔文化中心成立后,镇、村的文艺宣传队更活跃。龙泾、吴湾村的文艺骨干参与莘塔“鲈乡之春”“鲈乡之夏”的文艺晚会。

(二)龙泾舞龙队

2015年,龙泾村还有大小两条“龙”珍藏着,春节期间闹元宵往往要舞龙,每逢喜庆要舞龙,自然而然产生一支自发的舞龙队伍,造就一个个舞龙好手。舞龙成为村民自发性的特色活动。

三五丈的龙身分成十来节,舞龙者每人手执一节棒,舞龙头者身强体壮力不亏,舞龙尾者矫捷灵活动作快,全体舞龙队员动作协调,把龙舞得翻江倒海,腾云驾雾,观赏性很强。故逢佳节共舞龙成为龙泾村的传统。

龙泾村舞龙的队伍中,现在不再是男士的一统天下,巾帼不输须眉,龙泾妇女英姿飒爽也能把龙舞得上天入地,把喜庆的气氛舞得沸腾起来,龙泾妇女舞龙队舞龙时的照片给大家留下美好的记忆。

二、龙泾山歌

龙泾山歌是芦墟山歌的一个重要分支。龙泾山歌盛行于以龙泾为中心的附近农村。

清光绪年间,“歌王”杨其昌的徒弟毛坯阿四到龙泾做长工,他将满腹山歌倾其所有传授给小长工张云龙,张云龙成为传唱龙泾山歌第一人。当时,干坤顺、朱寿春等村民也纷纷学唱,互相传唱,顿时唱山歌蔚然成风,形成龙泾山歌。龙泾山歌主要流唱于莘塔、龙泾、周庄一带及元荡、三白荡流域。龙泾山歌特点是音调高亢嘹亮,感情真挚朴实,曲调优美清新,乡土气息浓厚。

民国时期,农民在田间劳作,如耥苗、耘苗、泥、收割等,以对唱山歌为乐;每到传统节日,如元宵、端阳、中秋及猛将庙会,龙泾村上常搭起“山歌台”,竞唱山歌相沿成习,高手云集,场面热闹。山歌内容大多反映晚清时期、民国时期的男女私情,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,特别是短山歌,更以情歌居多。山歌的歌词、故事多半是传口唱、传口说,见诸文字者却寥若晨星,但并不影响山歌在龙泾等农村的广泛传唱和传诵。

新中国成立后,龙泾山歌增添新内涵。195210月,在吴江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届第四次会议上,龙泾乡东投溪著名山歌手张云龙,登台演唱自编的新山歌《劳动人民翻身做主人》,使山歌首次从田头走进大雅之堂,登上舞台,提升了山歌的社会地位。当时,还大唱宣传婚姻法的新山歌《十二月花名养媳妇》,上曲是传统歌谣,诉封建社会养媳妇的苦难生活;下曲是经创作后的新山歌,唱养媳妇砸烂封建铁锁链翻身做主人。新山歌增添新的内涵,讴歌共产党,讴歌婚姻法,唱出劳动人民翻身做主人的喜悦。

1963年春季,中国音乐协会江苏分会与吴江县文化馆联合采风,在莘塔的荡东、龙泾等地访问歌手,山歌手们将会唱的山歌挖掘出来亮相,这些山歌有的被编入《吴江民间歌曲采风集》。

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山歌被认为是淫词滥调,被视作靡靡之音,无人敢问津,传承出现危机。

80年代初,党与政府对民间文学进行挖掘和抢救。在全国掀起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热潮中,濒临绝唱的山歌终于老树爆出新芽。1982年上半年,吴江县文化馆组织的采风小组深入莘塔的荡东、龙泾等地,搜集民间歌谣,积累不少有价值的资料。198411月,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中国歌谣丛书《吴歌》,其中在莘塔的荡东、龙泾等地采集的山歌29首、曲谱2首入选。19877月,龙泾自然村81岁老人柳仁宝口述的《荒月去仔巴熟年》《西方路上》两首山歌,入选到《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·吴江县资料本》。是年,在莘塔的荡东、龙泾等地采集到的民间歌谣有34首入选《中国·芦墟山歌》。经过这一系列抢救与保护,使在历史上曾经辉煌过,但将被历史烟尘掩埋、渐趋消亡的山歌迎来灿烂的春天。如今,建房上梁时演唱的《上梁歌》仍然余音绕梁。

现今,龙泾自然村李永良是龙泾山歌传承人,是吴江市级芦墟山歌“非遗”传承人。老人家自幼爱唱歌,向张云龙、干坤顺、朱寿春三位唱山歌前辈学唱山歌。每逢庙会、村民大会、文艺汇演等场合,他就演唱,深得群众欢迎。

2015年,龙泾村在喜庆活动时,总会搭台举行隆重而热闹的庆祝大会,丝竹声声,歌舞翩翩,当然少不了龙泾山歌传承人、现年83岁高龄的山歌手李永良,老人家宝刀不老,施展歌喉,演唱山歌。

附:主要歌手简介

张云龙18971957年)男,农民,没读过书,龙泾乡东投溪自然村人,擅长唱长歌。张云龙是吴江县第一届、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龙泾乡的代表之一。在195210月召开的吴江县第二届第四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上,人民代表张云龙率先在大会上演唱自编的翻身山歌《劳动人民翻身做主人》,山歌首次登上大雅之堂,引起领导与代表们极大兴趣。由于该歌手故世较早,未能留下更多山歌。

李永良  男,1933年出生,龙泾自然村人。他是龙泾山歌传承人,已成为吴江市级芦墟山歌“非遗”传承人。李永良自幼爱唱歌,向张云龙、干坤顺、朱寿春三位唱山歌前辈学唱山歌。老人家幼时家贫未读书,边学山歌边认字,学得二千余行一万多字的叙事长歌《孟姜女》(已全部录音),他唱的《孟姜女》与苏州郊区唱的《孟姜女》在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上有所不同,但收到异曲同工的艺术效果。李永良还能唱《珍珠塔》《三十六只码头》《十二把剪刀》及中短篇私情山歌一百多首,并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文字记录。每逢庙会、村民大会、文艺汇演等场合,就上台演唱。他嗓音清脆响亮,歌声悠扬,深得群众欢迎。200811月,李永良成为吴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会会员。20113月,李永良为吴江市非物质文化长篇叙事山歌《孟姜女》代表性传承人,由吴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颁发传承认证书。20131月,李永良成为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。至2015年,84岁高龄的他,还在倾心传唱着龙泾山歌。

三、广播 电视

(一)广播

1955年,芦墟区龙泾乡由江苏人民广播电台配发收音机,设立收音站。收音站能收听中央和省市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等节目。由于没有转播扩音设备,不能向群众广播。

19587月,龙泾乡撤乡,龙泾乡收音站并入莘塔乡收音站。

19589月,龙泾村与附近8个自然村建大队,名龙泾大队。是年,大队所在的莘塔人民公社开始安装广播喇叭。大队办公室安装广播喇叭1只,吴江县广播站的广播信号通过电话线传送到大队,收听广播时,电话暂停使用。

19684月,莘塔公社建立广播站,可以将莘塔公社革命委员会的通知等播送到龙泾、火箭等大队。

19707月底,龙泾、火箭大队基本实现广播进农户。1972年,公社广播放大站建有线广播网络,通往各大队(村),有线广播主要转播吴江广播站节目。龙泾、火箭大队村民每天早中晚可收听三次转播节目,只是转播的清晰度还有待提高。

19805月,莘塔公社广播站实施广播喇叭动圈化建设。龙泾、火箭大队有些村民也开始使用动圈喇叭,动圈喇叭提高了广播收听质量,减少杂音,增强清晰度。是年,龙泾、火箭大队广播的入户率、通响率得到上升。

2001 10 月,莘塔镇21个行政村中17个行政村建成动圈喇叭村,龙泾、吴湾在建成动圈喇叭村之列,两村使用动圈喇叭数占喇叭总数95%以上。

(二)电视

199156日,莘塔乡有线电视正式开通,安装用户414户,设11个电视频道、1个录像频道。龙泾、吴湾等农村观看电视,还得靠自家装天线,收看效果较差,时有雪花出现。

19974月起,莘塔镇广电站的有线电视网络向农村发展,单独立杆架线,把有线电视光电缆线通到各行政村村部,增添光发射机、接收机,逐步在农村发展有线电视用户。是年,龙泾185户、吴湾118户村民开始享受收视效果较好的有线电视节目,也可在镇广电站开设的金穗点歌台为亲朋好友、父母子女进行电视点歌,送上生日快乐、新婚幸福等祝贺语,镇广电站利用游动字幕播出点歌者对亲友的祝福。

2001年底,龙泾村400余户、吴湾村200余户村民开通有线电视。镇广电站设有26个频道供有线电视用户选择收看

2015年,龙泾村有线电视基本“家家通”。

四、文学和学术成果

(一)民间口头文学

龙泾民间的口头文学丰富多彩,民间传说、民间故事、民间歌谣、谚语等俯首可拾。1987年,根据上级文化部门要求,莘塔乡组建民间文学三套集成(民间故事、民间歌谣、民间谚语)领导小组。龙泾、吴湾小组成员在龙泾、石佛浜、任家湾、吴家埭等自然村采集到不少故事、歌谣、谚语。这些作品入选《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·吴江县资料本》:其中吴江全县采集的民间故事,有197篇入选,莘塔乡入选的有22篇;吴江全县采集的民间歌谣,有115首入选,莘塔乡入选22首,另有34首入选《中国·芦墟山歌》;吴江全县采集的民间谚语,入选的有1239条,莘塔乡采集到的民间谚语入选率超过15%。在入选的民间故事、民间歌谣、民间谚语中,龙泾、吴湾村作出很大贡献。通过挖掘、整理,使将濒于流失的民间口头文学得以保存与传承。1988年,莘塔乡获江苏省学科规划领导小组表彰,成为民间故事、歌谣、谚语三套集成采编的先进集体,龙泾、吴湾村功不可没。至2015年,人们还使用、流传着龙泾的一些谚语和俗语,人们会给孩子、给新龙泾人讲述龙泾的民间传说和故事。

(二)诗文创作

龙泾村历史上诗词创作要数清同治六年(1867年)丁卯科举人陈麟,字翼亭。陈翼亭身居龙泾家园,饱览田园风光,留下《早梅》《采莲曲》《残菊》等吟物诗。他喜好以诗和韵,曾有《奉蒋犀林邑侯六十述怀原韵》《赠别犀林邑侯》《次韵和陆实甫丈》等诗,和诗交友,和诗赠至交。他也乐为好友的图照题诗挥毫,留有《题沈暖芗〈独立图〉》《题家忡威小影》等。他诗文丰富,《分湖诗钞》选摘其诗22首。

从小受龙泾文化熏陶、接受龙泾小学启蒙教育的李森林,是龙泾村的文化人,中学高级教师,教学之余,喜好文学,其文学创作涉及面广,有小小说《一个都不能多》《枪》等,有散文《小桥·流水·人家》,此外还写有讽刺性强的杂文自娱。任家湾自然村人、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友林,百忙之中也有作品《求实》飨读者。

(三)学术论著

龙泾人中涌现出好些精于业务、研究学问者,他们撰写不少学术论文与专著,在教育领域尤为突出。

有对小学语文思路教学很有研究的李森林,编写《小学语文课文思路》专著;在长期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,编写《中考阅读究》《中考作文究》,对指导学生中考有一定的辅助作用,还有《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集》A/B/C三册,计118篇。有承担学校课题研究有成效的莘塔中学教科主任朱爱其,主持学校苏州市级“九五”课题《自律性学校管理模式研究》,由他结题并撰写成论著;参与主持学校苏州市级“十五”课题《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》、“十一五”课题《“以生为本”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》;个人独立撰写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》《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》《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活动的策略探究》等论文发表于教育杂志。有现任同里中学校长的李国林,参与市、省、全国级教育科研课题8个,主持《农村初中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》《重组学校的文化融合与创新研究》课题并撰写成教育科研专著;个人撰写论文近50篇,有的发表于教育杂志,有的获得不同级别的奖项。还有现任淮阴师范学院院长、江苏省“数学学科”带头人朱林生,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,省厅项目10多项,写成的专著含金量较高;个人发表或合作发表的论文40多篇。

在其他领域中,有《电子电脑报》《体育时报》负责人朱永贞,他与人合著《中外名人家训》,获第七届全国优秀畅销书奖。编写《报业志·第十章报业管理》,责编《新高考丛书》,主编《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律知识读本》,出版专著《教辅营销》《新闻摄影学》,发表书评、论文等一百余篇。有扬州大学农学院研究作物栽培的戴其根,先后主持国家级、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,参编著作6部,在《作物学报》《中国农业科学》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。还有长期从事皮肤性病学临床工作,以真菌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为主攻方向的顾菊林,发表各类论文、学术文章60余篇。与人合著的作品有:《真菌病研究进展》《临床真菌病学》《现代肺部真菌病学》《皮肤性病学复习应试指南》《病原真菌生物学研究与应用》等专著。

五、企业文化

(一)康力公司的企业文化

康力公司以歌唱、演讲、朗诵等文娱活动为载体,提高员工文化素质。开展打篮球、打乒乓球等体育活动并组建球队,参与各类赛事,提升企业凝聚力。2014年,中层干部李涛领衔康力男子乒乓球队,参加汾湖区首届“人才杯”乒乓球团体赛,夺取亚军。开展文体活动丰富了企业文化内涵。

康力公司重视专岗培训,操作赛等技能文化建设。至2014年,康力公司连续4届进行质检员资格培训、GB/T19001-2008《质量管理体系要求》标准转换培训等专岗培训;连续组织4届叉车、电焊、行车等工种的操作竞赛、质量月赛等系列技能竞赛。通过赛,全面检验各岗位技能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,造就员工过硬的技能文化。

康力公司的爱心文化是致力回报社会。2014年,康力公司阳光志愿队一行19人,带着员工捐赠的学习用品,到莘塔民工子弟学校,开展 “大手牵小手、端午六一齐欢乐”的主题活动。康力足球俱乐部,在莘塔中心小学举行揭牌仪式,使学校足球运动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。长期以来,康力公司的爱心文化温暖着龙泾村民,每年中秋节、春节给老人们送去关爱;筑康力路、造康力桥,造福村民;至2015年,康力公司用爱心回报社会的捐款总额超过2000万元。

(二)申龙公司的企业文化

申龙公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,他们的体育文化、人才高地建设的文化、员工旅游文化,汇集成申龙公司的文化特色。

申龙公司业组织员工开展乒乓活动,组建乒乓方队走进“2006中超乒乓联赛”,乒乓文化提高了企业凝聚力。公司以此为契机,组建申龙龙舟队参加“汾湖之夏水上文化节”龙舟竞赛,获业余组第四名。2007年,申龙公司业举办职工首届象棋赛,每年组织申龙篮球赛,员工天天做工间操等,构成申龙公司的体育文化。

申龙公司留住人才,建筑人才高地是公司又一文化特色。2007年始,每年组织外来大学生员工参加汾湖中秋联谊晚会及各类社会活动,丰富外来青年业余文化生活。重视对外来员工的培养和使用,让他们与公司心心相印共成长。

申龙公司业倡导旅游文化。20095月,申龙公司组织员工走进安吉,进行“畅想自然、团队合作”的团队拓展活动。20107月,申龙公司组织党员赴常熟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基地,追寻芦荡火种,缅怀先辈功绩。至2015年,申龙公司先后组织员工赴上海、海南、云南、哈尔滨等地开阔视野,陶冶情操。

(三)聚力公司的企业文化

聚力公司开展技能大赛、质量月活动、消防演练等活动,营造生动灿烂的企业文化。

2014年,聚力公司开展聚力杯钣金件加工技能赛。挑选30名员工分成6组,根据图纸要求完成工件加工。各组轮番上阵,通过剪板、折弯、机加工、焊接和组装加工等工艺考核,评定各队看图加工,机器操作,团队协作,品质效率等能力。比赛中各组交流经验,切磋技艺,共同提高钣金件加工技能。聚力公司开展多种技能大赛,提高员工的技能文化。

说明: 图10 聚力技能大赛

13-1  吴江市聚力机械有限公司技能大赛

2014111日上午,一场消防演练在聚力企业展开,应急疏散演练,提高员工自防自救的能力;营救受伤员工的演练,提高员工救护能力;连接、使用消防栓的演练,提高员工扑救初期火灾的技能。聚力公司的消防演练,给员工传授消防文化,提高员工消防意识,提升员工应对能力。

2015年,聚力公司质量月活动是树立员工“全员参与,提升质量,转换思想,共享辉煌”的正能量。活动主题是增强质量意识,强化安全管理;质量第一,从我做起。活动中提出“质量意识在我心中,产品质量在我手中”的口号。活动通过设立小组,开展宣传,检查,评比等措施,促进产品质量。这是聚力公司一贯重视的质量文化。

2015年,聚力公司持续多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和社会活动,联欢会、演唱会、故事会及球类比赛等,创建公司的文化氛围,提高企业凝聚力。开展帮贫问苦、募捐献爱心活动,增强员工社会责任感和团体观念。